
七年“纤”伴几近绝望,母爱找回康复曙光
七年“纤”伴几近绝望,母爱找回康复曙光 母爱,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间最有力量的情感。很多病友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都源于自己身后的伟大母亲。 恰逢母亲节,我们与您共同分享——一位坚强母亲陪伴骨纤儿子从内地到香港绝望中重获希望的7年求医路。 ...
七年“纤”伴几近绝望,母爱找回康复曙光 母爱,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间最有力量的情感。很多病友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都源于自己身后的伟大母亲。 恰逢母亲节,我们与您共同分享——一位坚强母亲陪伴骨纤儿子从内地到香港绝望中重获希望的7年求医路。 ...
说出您的治疗故事 给更多病友康复希望 亲爱的病友、家人:血液病深深隐藏在我们血液里,作为志愿者,我们经常接触到: 带着患儿,四处求医悲痛欲绝的父母; 陪伴老人,辗转各地憋红眼眶的儿女;守护爱人,正经历生死恋的夫妻情侣; 当然还有那些通过医患...
MDS/MF病友经验分享——希望每一位病友少走弯路 看病问诊作为治疗中的关键一环,对于患者们的病情发展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可因为疾病不同、职业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这让病友们对于看病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下面分享一篇由病友“m”带来的《看病经验...
从绝望到希望,公公这样“重获新生” 大家好,我的爸爸(公公)是一名骨髓纤维化(MF)的患者,今年60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爸从出现症状开始到现在逐渐好转的过程,希望和我们一样的病友们看完文章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 晴天霹雳,病魔突袭...
有人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如今的我深以为然。因为自己经历过黑暗,所以也想努力照亮他人。今天给大家讲讲我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亲密接触”后的故事,希望我的经历可以传递给你们一道光亮——疾病虽然无情,但是并不妨碍生命再次怒放! 0...
近年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发展迅速,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也推动了ITP临床治疗策略不断改善,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依旧存在患者分层困难、临床决策迷失等问题。本期专家讲座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为大家讲解I...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的一种最常见的肿瘤化疗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可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肿瘤化疗,从而出现治疗推迟或治疗剂量减弱、终止等情况...
临床上,泼尼松和地塞米松都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一线治疗药物。虽然都是激素药物,但很多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和泼尼松的疗效还是有区别的。本期,我们来讲讲泼尼松和地塞米松以及两者的疗效区别。 图源:网络 根据生物效应期,糖皮质激...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无明显诱因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1]。数据显示,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至10例/10万人,尤其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和育龄期妇女[2]。但由于老年和妊娠患者在治疗上往往...
研究显示,ITP的一线治疗80%左右都会复发,因此患者应该积极进行二线治疗。但二线治疗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如何选择合适的二线药物,成为了困扰患者的问题。本期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登举教授带领大家来详细了解ITP二线治疗的用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