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知识: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等免疫过程导致网状内皮系统血小板破坏而引起的。这种血小板特异性自身免疫的原因很复杂,而且还不太清楚,但最近的证据表明,B细胞和T细胞失调可能起着核心作用。据估计,ITP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人。然而,据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年轻女性和老年男性中。大多数成人病例(约80%)被归类为原发性ITP,20%的病例可归因于继发原因,如药物治疗或并发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慢性感染等)。
对大多数(80%)新诊断的成人ITP病例是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理想情况下给药不超过6周,并根据需要补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抗D(在一些国家可获得)。对于一线治疗无效(20%病例)或糖皮质激素减少或停用后复发(70-90%病例)的患者,需要二线治疗。二线药理学药物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利妥昔单抗和其他免疫调节药物,如fostamatinib或脾切除术。
目前,欧洲已批准三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用于治疗ITP患者:罗普司亭(Nplate®)、艾曲泊帕(Revolade®)和阿伐曲泊帕(Doptelet®)。然而,这些TPO-RAs之间的临床数据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文献综述,并就TPO-RAs在成人ITP患者中使用的证据的相关性和强度征求专家意见。来自中欧8个国家的ITP高级血液学专家对于TPO-RAs二线应用于成人ITP患者的7项声明达成了共识。
专家共识声明1:
推荐已批准的TPO-RAs作为先前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等难治的慢性ITP患者的首选二线治疗(证据I,a级)。ITP治疗目标应该个性化,追求达到“安全的”血小板计数,而非追求一定达到血小板计数正常。
专家共识声明2:
对于初诊ITP(<3个月)或持续ITP(3-12个月)的患者,二线TPO-RAs治疗可获得与慢性ITP(>12个月)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III,B级)。
专家共识声明3:
如果慢性ITP患者对TPO-RA无效或失去反应,发生不良事件,血小板波动,或由于之前TPO-RA使用不便,可考虑更换TPO-RA(证据III,B级);Alsamkari et al. (2022)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显示,从艾曲泊帕或罗普司亭切换到阿伐曲泊帕的患者中,93%达到血小板缓解(≥50×10^9/L),86%达到完全缓解(CR)(≥100×10^9/L)。此外,在切换到阿伐曲泊帕之前同时接受ITP药物治疗的患者中,57%的人在切换到阿伐曲泊帕后停止了治疗,其中63%的患者接受了皮质类固醇药物。
专家共识声明4:
对于血小板持续计数超过100×10^9/L(CR),使用TPO-RAs至少12个月无出血,且无其他同期治疗的ITP患者,应考虑采用TPO-RAs减量/停药方案(证据级别V,D)。
专家共识声明5:
对于有特定饮食需求的ITP患者,二线罗普司亭或阿伐曲泊帕可能比艾曲泊帕更好(证据水平II,B)。
专家共识声明6:
对于慢性ITP合并肝功能障碍的患者,肝副作用风险极低的二线TPO-RAs可能更好(如阿伐曲泊帕)(证据级别II,B)。
专家共识声明7:
在极少情况下,TPO-RAs可能会被考虑用于妊娠晚期个别ITP患者的暂时超说明书适应症使用(例如,对于严重、难治性ITP或有类固醇和IVIG禁忌症的患者)(证据III,D级)。
参考文献:
Pulanić D, Bátorová A, Bodó I, Červinek L, Ionita I, Lissitchkov T, Melikyan A, Podolak-Dawidziak M.Use of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in adul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entral European expert consensus. Ann Hematol. 2023 Apr;102(4):715-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