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每一则病友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看别人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希望能为正在迷茫的您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本期病友故事是由患者母亲口述,志愿者整理而成。希望大家在看完以后能够有所收获!
焦头烂额,精神崩溃
儿子发病的那年是2016年,那个时候他13岁,当时我和他爸爸都在江苏打工。是5月28日确诊的ITP,但我觉得应该是3月份就发病了,3月份的时候孩子身上就出现了紫癜,但是我们都以为是小孩子调皮在学校磕磕碰碰造成的,直至5月我才开始意识到不对劲。去医院检查,当时医生说孩子是血小板低,我也不懂什么是血小板,医生就解释说是血液方面的疾病,我一听整个人都懵了,就联想到是不是白血病之类的。医生说,这个病我这小医院治不了,你们还是去大医院吧。当时就觉得天塌了……

图源:摄图网
辗转就医,一路曲折
听了医生的建议后,我们立刻带着孩子来到了武汉的大医院,第二天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我感到好无助,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后来就输注激素、血小板等等,血小板升高到了300×10ˆ9/L,可是出院回家不到半个月就又掉下来了,接着又住院,还是那些药物来回用。 我在网上搜这个病的时候,找到了江城ITP之家,加入了病友群,也学了很多知识,群里大家说的很多办法我们也都去尝试:找了几位中医,还从网上买了花生衣,等等办法都试了,但是孩子的病还是毫无起色;医院也换了好几家,从同济到协和,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如此反复住院,我干脆辞去了工作,专心照顾他。 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一直口服激素维持,但是一减量就掉板。群里高航主任说激素用久了可能会影响孩子发育,所以我就有点担心。后来医生建议说,不行就切脾吧,但是我们觉得万一切除,病也没好,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所以就没同意。 这么多年治疗,确实太折腾了,花了不少钱,病却没多大起色,经常请假也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感觉生活一团糟。

图源:摄图网
改变心态,开始新的人生
通过江城ITP之家和一些专家讲座,我慢慢了解了这个疾病,心态就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就是不那么焦虑了,因为ITP这个疾病,主要就是怕出血,如果不出血其实对生活影响不大。其次就是生活质量提升了,以前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疾病上,现在终于可以抬起头看看风景,做点其他事情。 因为进入了病友群,也有契机了解临床试验,医生也说,在现有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临床试验,尝试一些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所以孩子也陆续参加了几个临床试验,不过对于我儿子效果都不太好。 这次孩子板又低了,也是巧合,有个丙球的项目正适合我儿子,所以娜娜就帮助我们提交了资料,梅恒教授跟我们也进行了深刻交流,讲了许多注意事项,用药2天孩子的板就升起来了,目前300×10ˆ9/L左右。觉得挺幸运的,能赶上这个试验,不然自掏腰包打丙球得好几万,实在是打不起了。

图源:摄图网
孩子现在上大一了,一转眼过去了这么多年,回首治疗之路无限感慨。这么多年,我陪着孩子也算是身经百战了,我们都成长了许多,坚强了许多。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们,给我们指路的人们。恐惧来源于未知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希望病友们可以多多学习疾病知识,正确对待疾病。